译文
溪边的兰草覆盖了小路,月光下我独自倚着栏杆。修长的竹子亭亭玉立,风中不时传来环佩轻响。
突然间,让人陷入到沉思中,站起身走到庭院中,脚下是斑驳的月影千重。历经人间种种,就像一场梦醒来,让人不知所以。
注释
减字木兰花:减字木兰花,词牌名,又名“减兰”“木兰香”“天下乐令”“玉楼春”“偷声木兰花”“木兰花慢”等。此调双调四十四字,前后段各四句,两仄韵两平韵。
皋兰:泽边兰草。
被:覆盖。
凭:靠着。
修竹:长长的竹子。
娟娟:姿态柔美的样子。
佩环:古代系于衣带的玉饰。
中
这首词作于1906年,王国维在南方教书远离家人,当他面对月夜时,感觉一切都是那样清幽、静美,词人觉得自己与清夜融为一体。但面对当时社会的革命浪潮,他又省悟过来,依旧生活在污浊的人世间,无比惆怅。
参考资料:完善
这首词通过很幽微的感受写出了对人生修养之高远境界的向往,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人生的失望。
“皋兰被径”来源于《离骚》,四个字包含有比较丰富的内容,一方面,它有可能是对眼前实景的描写;另一方面,它又暗藏着“美人香草以喻君子”的所谓“比兴”的传统手法。
“月底栏干闲独凭”,寥寥几字,便勾勒出一个静谧的夜晚,诗人独自凭栏远眺的情景。“闲”与“独”二字尤为传神:“独”字展现了周遭环境的宁静无扰,“闲”字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悠然自得与放松。
“修竹娟娟”一句,虽未直接引用“美人香草”的典故,却也兼具写实与象征的双重意蕴。此处,竹子被赋予了美女的形象,
过龙井山数里,溪色澄然迎面,九溪之北流也。溪发源于杨梅坞。余之溯溪,则自龙井始。
溪流道万山中,山不峭而堑,踵趾错互,苍碧莫辨途径。沿溪取道,东瞥西匿,前若有阻而旋得路。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。涧以十八,数倍于九也。
余遇涧即止。过涧之水,必有大石亘其流。水石冲激,蒲藻交舞。溪身广四五尺,浅者沮洳,由草中行;其稍深者,虽渟蓄犹见沙石。
其山多茶树,多枫叶,多松。过小石桥,向安理寺路,石犹诡异。春箨始解,攒动岩顶,如老人晞发。怪石折迭,隐起山腹,若橱,若几,若函书状。即林表望之,滃然带云气。杜鹃作花,点缀山路;岩日翳吐。出山已亭午矣。
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。同游者达县吴小村、长乐高凤岐、钱塘邵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