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夕清泛
武衍〔宋代〕
弄月吹箫过石湖,冷香摇荡碧芙蕖。
贪寻旧日鸥边宿,露湿船头数轴书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趁着月色我吹着萧在石湖上游玩,荷花冷艳的香气在湖面上四处荡漾。
由于留恋拜访往日的好友,天色渐晚我只能留宿于此了,湖面上浓浓的晨露打湿了我船头的一些书籍。
注释
芙蕖:荷花。
欧边:指隐居。
创作背景
石湖历来为文人雅会胜地。诗人怀着雅兴来游此湖,这首诗便是诗人秋夜泛舟游石湖的即兴之作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缪钺·宋诗鉴赏辞典:上海辞书出版社,2015.06
赏析
这首诗从描写石湖夜景和诗人雅兴起笔:“弄月吹箫过石湖,冷香摇荡碧芙蕖。”秋月玲珑,湖光潋滟,小舟在碧荷丛中穿行;坐在船头的诗人,吹着箫,观赏着湖上的皎皎明月,品尝着清风送来的缕缕荷香……这真是非常迷人的境界。这里,“弄月吹箫”的诗人,已经与明月湖光、小舟、碧荷交融在一起,和谐地组合在这幅天然画图之中了。这两句用字精妙,“冷香”的“冷”,不仅突出了芙蓉出水之香的特色,也使读者感到秋意,与诗题“秋夕”相呼应。“摇荡”一词,尤其传神,不仅显示出“碧芙蕖”在清波中摇曳多姿的倩影,也把小舟之荡漾、月光之浮沉、箫声之起伏以及诗人心情之激荡,一齐活脱脱地表露出来,使整个画面分外有情韵。
简析
《秋夕清泛》是一首七言绝句,为一首写景之诗。此诗从描写石湖夜景和诗人雅兴起笔,写泛舟所见,造出非常迷人的境界;后二句说为了寻访旧日栖隐之所而忘记时光流逝,表明诗人一编在手,啸傲湖山的自得之乐。全诗用词精准,字字传情入画,表现了诗人热爱石湖胜景之情。
武衍
武衍,字朝宗,原籍汴梁(今河南开封),南渡后寓临安(今浙江杭州)清湖河。所居有池亭竹木之胜,命曰适安。有《适安藏拙馀稿》、《适安藏拙乙稿》。理宗淳祐元年(一二四一)自序其集。事见《南宋古迹考》卷下。 武衍诗,以顾氏读画斋《南宋群贤小集》本为底本,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 124篇诗文 2条名句
六月二十日夜渡海
苏轼〔宋代〕
参横斗转欲三更,苦雨终风也解晴。
云散月明谁点缀?天容海色本澄清。
空余鲁叟乘桴意,粗识轩辕奏乐声。
九死南荒吾不恨,兹游奇绝冠平生。
满庭芳·碧水惊秋
秦观〔宋代〕
碧水惊秋,黄云凝暮,败叶零乱空阶。洞房人静,斜月照徘徊。又是重阳近也,几处处,砧杵声催。西窗下,风摇翠竹,疑是故人来。
伤怀。增怅望,新欢易失,往事难猜。问篱边黄菊,知为谁开。谩道愁须殢酒,酒未醒、愁已先回。凭阑久,金波渐转,白露点苍苔。
秦楼月·芳菲歇
向子諲〔宋代〕
芳菲歇,故园目断伤心切。伤心切,无边烟水,无穷山色。
可堪更近乾龙节,眼中泪尽空啼血。空啼血,子规声外,晓风残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