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人赵良
佚名〔未知〕
赵良者,燕人也。漂泊江湖,疾恶如仇。一日,途经谢庄,闻有哭声,遂疾步入茅舍,见一少女蓬首垢面,哀甚。良询之,乃知为某村二恶少所凌也。良怒不可遏,径自诣索二恶少,诘之曰:“汝等何故凌辱无辜少女?”一恶少眈眈相向,曰:“何预尔事?”良瞋目斥之:“尔非人也,但禽兽耳!”未及恶少出剑,白刃已入其胸,立仆。一恶少伏地求恕。良斫其耳以示众,儆其不得作歹也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赵良,燕国人。漂泊于江湖之中,疾恶如仇。一天,他路过谢庄,听到有哭声,于是急忙快步走进一座茅舍,看见一个少女头发蓬乱、脸上脏污,表情非常悲伤。赵良询问她,才知道她是被某村的两个恶少欺凌了。赵良愤怒得无法抑制,径直前去寻找那两个恶少,责问他们说:“你们为什么欺凌无辜的少女?”一个恶少瞪着眼睛看着赵良,说:“这关你什么事?”赵良瞪大眼睛斥责他说:“你不是人,只是禽兽罢了!”还没等恶少拔出剑来,赵良的刀已经刺进了他的胸膛,恶少立刻倒地。另一个恶少趴在地上请求宽恕。赵良砍下他的耳朵给众人看,以此警告他们不得再做坏事。
注释
燕人:今河北一带。
简析
这篇文章简洁而生动地讲述了一位义士赵良的英勇事迹。他不仅身怀绝技,更有一颗疾恶如仇的正义之心。当他途经谢庄,听到少女的哭声时,毫不犹豫地前往救助;面对被二恶少凌辱得蓬头垢面、痛不欲生的少女,他义愤填膺,立即采取行动;最后他给两名恶少以严厉的惩罚,起到震慑恶行、维护正义的作用。全文通过赵良的英勇行为,赞扬了正义与侠义精神,同时也警示那些为非作歹、欺压百姓的恶徒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。
艳歌何尝行
佚名〔未知〕
飞来双白鹄,乃从西北来。
十十将五五,罗列行不齐。
忽然卒疲病,不能飞相随。
五里一返顾,六里一徘徊。
吾欲衔汝去,口噤不能开。
吾欲负汝去,毛羽何摧颓。
乐哉新相知,忧来生别离。
躇踌顾群侣,泪落纵横垂。
念与君离别,气结不能言。
各各重自爱,远道归还难。
妾当守空房,闭门下重关。
若生当相见,亡者会黄泉。
今日乐相乐,延年万岁期。
欧阳询揣摩古碑
佚名〔未知〕
欧阳询尝行,见古碑,晋索靖所书。驻马观之,良久乃去。数百步复反,下马伫立,及疲,乃布裘坐观,因宿其旁,三日方去。
刘弇遇东坡
佚名〔未知〕
刘伟明弇少以才学自负,擢高第,中词科,意气自得,下视同辈。绍圣初,因游一禅刹,时东坡谪岭南,道庐驶,亦来游,因相遇,互问爵里姓氏,伟明遽对曰:“庐陵刘弇。”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。自谓名不下人,欲以折服之也。乃复问东坡所从来。公徐应曰:“罪人苏轼。”伟明始大惊,逡还,致敬曰:“不意乃见所畏”。东坡亦嘉其才气,相与剧谈而去。